一、国有建设用地报批程序
国有建设用地报批一般分为都会批次和单独选址项目两种形式,都会批次项目主要包括位于都会及集镇建设区规模内的用地,单独选址项目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建设项目。
|
(一)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程序
1、建设单位向项目建设用地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分提出用地申请,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按划定提交相关申报质料。
2、用地申请切合土地治理法执规律则和政谋划定、质料齐全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受理用地申请。
3、受理用地申请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分报请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见告、听证、确认”等征收前程序,同时,拟订农用地转用计划,填报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基础数据表,并组织体例其它相关用地报件质料。
4、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分组织体例的相关报件质料,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呈报用地请示。同时,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制作建设用地报盘,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将用地报件质料报送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审查。
5、用地报件质料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查、呈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审查、批准。
(二)建设用地报件质料目录
1、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报件质料目录
(1)建设项目用地申请表;
(2)建设用地审查情况表;
(3)农用地转用计划;
(4)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基础数据表;
(5)外地人民政府出具的土地权属情况说明及权属汇总表;
(6)外地人民政府出具征收土地规模切合有关执规律则划定的说明;外地政府出具征收土地前期事情完成情况的说明;
(7)被征地农民社会包管计划审核表、缴费票据;
(8)涉及占用古树名木的,提供相关说明;涉及黄河、渭河干流支流区域的,提供相关部分出具的说明;
(9)项目建设压覆矿产资源的批准文件、土地复垦计划审核意见和三方协议(矿山用地出具矿山地质情况�;び胪恋馗纯鸭苹ǜ婧腿叫椋┖偷刂试趾ζ拦辣ǜ�;
(10)涉及占用耕地的,提供占补平衡挂钩信息确认单;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涉及使用(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需附外地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和协议;
(11)建设用地预审文件、建设项目批准(批准或备案)文件、开端设计批复文件和情况�;づ嘉募�;
(12)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包括验收意见、勘界单位资质证明、勘测定界报告书、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界址点结果表);
(13)地类回退情况说明
(14)涉及违法用地的,应附处分决定书、罚没款缴纳票据以及责任追究文书;
(15)其他质料(凭据项目用地情况增补)。
2、都会分批次项目用地报件质料目录
(1)建设项目用地申请表;
(2)建设用地审查情况表;
(3)都会批次用地具体项目情况统计表;
(4)农用地转用计划;
(5)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基础数据表;
(6)外地人民政府出具的土地权属情况说明及权属汇总表;
(7)外地人民政府出具征收土地规模切合有关执规律则划定的说明;外地政府出具征收土地前期事情完成情况的说明;
(8)被征地农民社会包管计划审核表(外地政府、管委会对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包管的允许)和征地安顿赔偿情况;
(9)涉及占用古树名木的,提供相关说明;涉及黄河、渭河干流支流区域的,提供相关部分出具的说明;
(10)涉及占用耕地的,提供耕地占补平衡挂钩信息确认单;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土壤质量状况证明;涉及国有土地的,提供收回决定和协议;压覆矿产资源说明;
(11)地类回退情况说明;
(12)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包括验收意见、勘界单位资质证明、勘测定界报告书、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界址点结果表);
(13)涉及违法用地的,应附处分决定书、罚没款缴纳票据以及责任追究文书;
(14)其他质料(凭据项目用地情况增补)。
二、集体建设用地报批程序
集体建设用地又称乡(镇)村建设用地或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资,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集体建设用田主要分为三大类: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集体经营性用地。
(一)集体建设用地申请条件
1、项目用地申请单位具有申请集体建设用地资格;
2、用地切合乡镇领土空间计划和实用性乡村计划;
3、申请使用的土地界址、地类、面积清楚,权属无争议;
4、申请用地面积切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用地的要求;
5、建设项目已经发改委等部分审核同意;
6、占用林地已经林业主管部分审核同意。
(二)集体建设用地审查质料
1、建设项目用地申请书;
2、建设用地审批表;
3、建设用地审查情况表;
4、土地权属证明及权属汇总表;
5、农用地转用计划、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基础数据表;
6、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意见;
7、涉及占用耕地的,提供增补耕地情况及增补耕地信息确认单;
8、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9、土壤质量状况证明、出具是否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说明;
10、用职位置土地利用现状图、计划图;
11、勘测定界结果(勘测定界报告、结果验收意见表、勘测定界图、界址点坐标结果表);
12、其他质料(凭据项目用地情况增补)。
(三)集体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程序
1、项目立项。用地单位到区、县发改部分治理建设项目立项手续,取得项目立项手续、项目审批(批准、备案)文件;
2、计划审批。用地单位到区、县自然资源主管部分治理项目计划批准文件,取得建设用地计划许可证、计划设计要点、计划部分审定的建设项目计划平面安排图;
3、签订用地协议。用地单位与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原使用者签订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协议,或取得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原使用者书面同意;
4、用地申请。用地单位携相关质料,向所在区、县的自然资源主管部分提出用地申请;
5、勘测定界。自然资源主管部离开具勘测定界联系单,并凭据计划批准用地规模进行勘测定界;
6、审核报批。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对是否切合乡镇领土空间计划和实用性乡村计划用地条件进行审查,经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审查、市人民政府审批;
7、核发证书。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然资源主管部分核发用地批准通知书,用地单位凭用地批准通知书等相关资料,申请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挂号,治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8、上报备案。供地完成后,各自然资源主管部分应上报市局备案,并在(各)建设用地全程跟踪治理系统《集体建设土地使用》中录入有关供地情况。
参考资料:1、自然资源课堂民众号文章(2024-01-06);
2、2023年陕西省省、市级建设用报批组件资料目录;
3、2024年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事情有关事项的通知(陕自然资办发〔2024〕3号)。